365bet中文

开启无障碍 开启长者助手
主页  > 365bet新闻  > 信访园地

人民日报看广东 | 珠海:“夜访”迈门槛,服务进“心坎”

发布时间:2025-08-15 09:15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打印】

图片

图为《人民日报》(2025年8月11日 1版)

  广东珠海,外卖小哥朱林峰进小区不再难了。

  香洲区翠香街道大型小区五洲花城(二期)大门口,朱林峰停下电动车,拎出外卖餐盒,快步踏进大门;路过传达室,朝保安老廖打个招呼,从侧边推出一辆自行车,骑上直奔小区深处,不多会便返回。

  “这么大的小区,以往电动车只能停门口,跑一趟得20来分钟,满身大汗不说,一不小心还会超时。”朱林峰指指手机屏幕,“现在时间节省三分之二,电动车还有保安大哥给看着。”

图片

图为珠海外卖小哥换乘自行车解决“最后100米”问题

  “夜访”:推动解决群众诉求关口前移

  外卖、快递电动车进不了小区,以往是“朱林峰们”头疼的事。“业主怕小区里乱,物业管理怕不安全。”翠香街道紫荆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梁志君道出原由。

  问题的解决,缘自一场“香山夜访”。这是今年以来,珠海为纠正“群众上班、干部上班;群众下班、干部下班”时空错位而进行的实践探索,力求解决基层一线干群“碰不到一块”问题,推动解决群众诉求关口前移。

  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珠海推动“香山夜访”常态化、全覆盖,市、区、镇街三级1000余名干部,深入331个村(社区),变“坐班”接访为常态化主动走访,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图片

图为珠海干部开展常态化“夜访”

  6月3日晚,香洲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祥瑞带着几位区、街干部来到紫荆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万家灯火中,一场“香山夜访”,开得直接而热烈。

  “小区十几栋高楼,配送时间长不说,放在外面的外卖偶尔还可能遗失。”作为美团外卖翠微站队长,朱林峰一肚子苦水。

  “最怕的是送大件,有次送15箱矿泉水,我只能一箱一箱从小区门口搬到业主家中。”盒马快送副队长冯礼贤接过话头。

  陈祥瑞边记录边回应,“街道、社区要协调职能部门一起,推动问题靠前解决。”一句话,说得大家心里有了底。

  面对面听声音、点对点解难题。“电动车骑到小区门口,再换自行车送家到户!”6月11日,由街道、社区召集,片区骑手代表、物业企业负责人和住建部门共同参与的协调会上,朱林峰的建议得到大家响应。

  “自行车从哪儿来?”“我们物业来提供。”五洲花城物业经理刘志勇一口应承。

  “不光自行车,手推车、平板车等等,都可以安排上”“在册的小哥,进小区直接‘人脸识别’,不用再登记信息了”……接下来的几次协调会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点子越出越多。

  从解决骑手“最后100米”痛点出发,翠香街道率先出台推进住宅小区与骑手群体共建共享工作方案,并于6月30日公开表扬了首批11个“骑手友好示范小区”。“为骑手小哥提供便利,引导他们参与社区建设和治理,实现多方共赢。”翠香街道办主任李京说。

  如今,“骑手友好示范小区”建设,已从翠香街道推广到香洲区、珠海市。

  “秘钥”:“接访-办理-反馈”全链条责任闭环

  “夜访”解难题,“秘钥”在哪?“我们依托‘香山夜访’,搭建‘镇街吹哨,部门报到’制度,形成‘接访-办理-反馈’全链条责任闭环。收集的民情民意,通过市区两级综治中心调度机制,推动相关职能部门高效联动、统筹解决,谁接访谁跟踪、谁办理谁反馈,环环相扣。”珠海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王放达解释。

  水龙头轻轻一拧,强劲的清流喷涌而出,冲走了珠海高新区唐家湾镇会同社区柏叶林村村民几十年半夜接水的记忆。“以前用水愁煞人,高峰期水压低得可怜,日子过得闹心!”77岁的村民高绍武如今说起来满脸笑容:“现在好了,政府给我们改造了管网,水非常充足,质量也好,真是给群众办了件大实事!”

  40多天前,珠海市市长吴泽桐带头夜访,走进的正是高绍武老人家,周边居民集中反映的“老旧管网供水不足”问题,随即被迅速列入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库。吴泽桐现场办公,与村民、有关部门和属地负责同志一道研究解决办法,提出办理意见,细化工作安排。

  为解决柏叶林村用水难题,珠海高新区迅速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区镇两级业务主管单位联动响应。改造前,该村供水管材质为PE+PVC+镀锌钢管,管径为DN25-DN200,且多年使用导致锈蚀和淤堵严重,影响水量水质。改造后采用球墨铸铁管+不锈钢管,管径增大为DN50-DN300,地势高位监测点压力提高5米,水流量增加4.5立方米/小时。

图片

图为柏叶林村村民实现了“用水自由”

  “改造期间,社区居委会、施工队与村民全程联动,仅会同社区就派出十余人配合施工;“零纠纷、零投诉,工程高效推进,干群齐心是关键。”唐家湾镇副镇长邱龙飞感慨。

  截至目前,珠海三级干部已开展多轮次“夜访”,覆盖全市全部331个村(社区),90%以上群众反映事项化解在村,95%以上的初访事项一次性解决。

  围绕“夜访”全程责任压实,各区打出制度创新“组合拳”:金湾区明确“走访时间固定化、走访形式多样化、诉求处理闭环化”三项核心机制,配套细则让服务更规范;斗门区对群众来访事项采用台账式管理、清单化跟踪的模式,实现全流程闭环管理,确保事事有回音……

  “‘香山夜访’不只是一种工作方式,更要形成一种工作制度和工作导向。”珠海市委书记陈勇表示,珠海将以此为抓手,深入践行“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在“面对面”听诉求、“实打实”解民忧中,架起一座党群“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