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8日,居住在黄埔区长洲街的刘先生来到该街道“新枫驿站”中山公园的摊位,向正在接访的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罗琳琳求助。刘先生的母亲邓某于2023年4月在省外老家遭遇交通事故,刘先生委托某服务公司代理赔偿事宜,赔偿款到账后,双方却因服务费支付问题产生分歧,导致赔偿款被冻结在共管账户中无法取出。刘先生多方求助,但问题迟迟未能解决。长洲街高度重视刘先生的诉求,依托综治中心迅速启动跨省协调机制,联合派出所、司法所找准问题关键,与当事人开展沟通协调,并为刘先生安排了法律援助律师,协调服务公司重新协商,促成双方和解、问题圆满解决。刘先生成功拿到赔偿款后,专门向长洲街赠送锦旗表示感谢。这是黄埔区开展镇(街)领导“摆摊接访”、深入一线为民排忧解难的生动缩影。

刘先生到长洲街综治中心赠送锦旗
去年以来,黄埔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践行“四下基层”“四个万家”工作理念,坚持工作前移、重心下移,扎实推进基层“摆摊接访”,由镇(街)领导干部带头定期到社区摆摊,在居民家门口“面对面”听取诉求,想方设法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取得扎实工作成效。今年1-6月,全区17个镇(街)共开展领导接访2545场,接访群众2931批8058人次,推动2250余宗群众诉求及时就地解决。
健全工作机制 领导干部定期“出摊”
今年3月,黄埔区在原有《黄埔区镇街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工作机制(试行)》基础上,制发《黄埔区镇街领导干部“摆摊接访”工作机制》,进一步细化各镇(街)“摆摊接访”具体任务和工作要求。各镇(街)在辖内每个社区遴选人员密集、便于群众参与的场所如公园、社区活动中心、综合市场等,设置一个固定的摆摊点,每个摆摊点每月保证至少一次“摆摊接访”,固定日期,固定安排班后、晚上、周末,方便群众参与。同时,通过区、街信息网站、公众号、社区微信服务号、社区微信群发布或在社区居民活动场所张贴“摆摊接访”安排,宣传“摆摊接访”工作成效,扩大群众周知度。

红山街党工委书记凌伟东带队到火电社区红荔公园“摆摊接访”
强化组织保障 “出摊”情况有人盯有人管
“镇(街)领导‘摆摊接访’坚持‘群众在哪、接访到哪’,深入基层听取民意、收集诉求,把信访矛盾发现在早、化解在小。”黄埔区信访局负责同志表示。各镇(街)安排所有领导干部分别挂点社区,主要领导是开展“摆摊接访”工作第一责任人,带头“摆摊接访”,带头领办民生实事、化解矛盾纠纷。镇(街)对领导干部接访事项建立工作台账,实行专人专管,并定期向区委办报送每月领导干部接访落实情况。区委办、区信访局每月不定期到各镇(街)实地督导“摆摊接访”落实情况,形成督查专报向区主要领导汇报。同时,把镇(街)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列入重要考核指标,作为干部选任考核参考,激发领导干部“出摊”积极性和主动性。
注重实体化解 打造百姓信赖的接访服务品牌
各镇(街)秉持“群众利益无小事”服务理念,立足群众关切,简单问题马上办,复杂问题限时办。对重大、疑难、突出案件建立一案一档,落实领导包案,全力推动矛盾化解,保障群众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文冲街党工委书记于龙带队“摆摊接访”
2025年6月12日晚,文冲街党工委书记于龙带队在万科花园社区“摆摊接访”,约100名居民群众向街道领导反映涉社区服务管理各类问题。文冲街当即成立由于龙书记牵头的入户调研工作领导小组,调动街道各科室、社区力量,组建73个走访小组,于6月18日至27日对该社区1711户居民开展“全覆盖”入户走访,累计收集意见建议4161条,形成走访调研报告提交街道党工委会议专题研究,逐一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同时,选调街道党建办一名公务员作为社区第一书记,配强社区领导班子成员。组织万科公司片区主要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统筹部署后续整改工作。对居民反映强烈且可以立行立改的四害消杀、电梯老化、路面破损、楼道内堆放杂物等问题,立即组织力量督促物业整改,并以此为契机,迅速完成对现有居民底册的全面核查、纠错和动态更新工作,为下一步深入开展居民服务、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打好基础。
在推进“摆摊接访”过程中,各镇(街)不断总结经验,创新工作方法,探索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群众耳熟能详的“本土”品牌,如黄埔街“黄埔公园”、文冲街“红茶馆”、红山街“半月谈”、长岭街“邻里茶会”、长洲街“新枫驿站”等,在跟群众“拉家常”中收集意见、倾听诉求、化解矛盾,在为民办实事中拉近党群干部与邻里街坊的距离,有效发挥了基层矛盾吸附化解作用。2024年以来,黄埔区实现了信访总量两位数下降,2024年同比下降55%,今年以来同比继续下降14%。